班主任工作的艺术:学会望闻问切,关注学生状态
当担任班主任很长时间后,我越来越认识到,要干好这项工作,必须掌握“望闻问切”这四种方法。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加留意学生的状况,并且让班级管理变得更有成效。
关注表情“望”状态
每次进入教室,我都习惯观察同学们的神情。有一次,我发现小李看起来无精打采、心不在焉,我便主动上前跟他聊天。后来才知道,他家里遇到了麻烦,我就多陪陪他,跟他聊聊天,让他感觉好受些。另一次,小张满脸笑容,特别高兴,我就跟他聊了聊,分享他的快乐,教室里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。通过观察大家的反应,我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近况,也能和大家更亲近。
倾听心声“闻”意见
为了了解同学们的想法,我运用了多种途径。通过与学生书信往来,有位同学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压力和迷茫,我迅速给予了他鼓励和指导,我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因此变得更加牢固。此外,借助家长的反馈信息,我得以掌握学生们在家里的情况,有位家长提议举办户外活动,我接受了这个建议之后,班级的整体关系变得更加和谐。每隔两周,我会与各科的老师进行沟通,这样能够找出自己在管理上的不足之处以及值得称赞的地方,从而让教育的方法更加有的放矢。
询问情况“问”需求
碰到学生,课间会关心他们的日常和感受。小孙最近和伙伴们发生了矛盾,我帮他梳理了处理方法。学生做错事时,会询问缘由,小赵上课用手机,后来才知道是为了查找学习内容,我就教他如何合理运用。课堂上,针对那些不太自信的学生,会出一些基础题目,小王答对了,就变得更自信了。当学生成绩不达标时,会了解具体状况,协助小周找出了学习上的不足之处。碰到棘手问题时会去询问同事,取得良好效果后也征询他们的看法,我还会时常审视自己的领导方式。
理性处理“切”问题
班级管理上的棘手问题不能随意应对。自习时学生小声交谈,我先是弄清是讨论学习,就指导他们如何恰当沟通。学生受到学校批评,我事先仔细调查,发现小吴是被人误解,就协助他消除误会。随意处置会损害师生情谊,唯有冷静应对才能取得教育成效。
“望闻问切”促亲近
借助观察、倾听、交流、体察,师生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了。孩子们更愿意向我倾诉内心的想法,整个班级的气氛也日渐和谐。之前性格孤僻的一个孩子,在得到我的关注后,性格变得外向了许多,还经常主动参加集体活动。这种紧密的联系,使得知识传递更为顺畅,也让班级事务的开展更加得心应手。
持续运用“切”成效
我会不断采用四诊法。今后,我会更仔细地察看学生神态,更耐烦地听取他们想法,更周全地了解状况,更客观地解决难题。只要这样做,班级工作就能取得新进步,同学们也能获得更大进步。
你在班级管理方面,是否尝试过类似的做法?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挺有价值的,请多多点个赞,也欢迎转发出去。